中國建研院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系列活動
12月1日至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阿聯酋迪拜的世博城召開,來自198個國家和地區的7萬余名與會者參加本屆大會,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氣候大會。中國建研院積極參加此次大會系列活動。

當前全球建筑消耗了30%的終端能源,占28%的能源相關溫室氣體排放,建筑脫碳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影響深刻,對全球氣候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此次大會首次對《巴黎協定》簽署以來的氣候行動進展進行了“全球盤點”,會場內的各大場館展示了各方助力可持續發展的多種方式。
中國建研院首席科學家、環能科技董事長徐偉帶隊參加COP28中國角舉辦的“標準化助力氣候目標實現”邊會、“綠色低碳發展實踐”江蘇專場活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環境、氣候、經濟效益多贏”邊會,以及能源基金會舉辦的“邁向凈零排放電力系統”研討會、法國政府組織舉辦的“實現《巴黎協定》的近零碳與韌性建筑”邊會等系列活動。

在“邁向凈零排放電力系統”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就“建筑電氣化”議題進行廣泛交流,圍繞電氣化趨勢、建筑零碳標準等方面展開深入討論。來自國際能源署、全球建筑最佳實踐聯盟、中國建研院、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等機構的50位專家和嘉賓到場,分享全球建筑領域電氣化最新趨勢和實踐,探討加速建筑電氣化的挑戰和方案。會上,徐偉作《中國零碳建筑國家標準中的電氣化措施》主題演講,對國家標準《零碳建筑技術標準》提出的低碳建筑體系進行系統闡述,并表示,隨著建筑光伏快速發展和電網側清潔度持續提升,提高建筑電氣化率和柔性調節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建筑光伏自消納率和建筑降碳水平,還有助于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在“實現《巴黎協定》的近零碳與韌性建筑”論壇上,法國政府代表介紹了由法國和摩洛哥于2022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上呼吁發起“建筑突破”倡議的進展情況。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世界建筑師協會等50位專家和嘉賓,對如何推動近零碳與韌性建筑進行交流。會上,中國建研院環能科技技術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時聰對我國該領域相關工作最新進展情況進行分享交流。
(供稿:趙祺 編輯: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