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躍武與他的三顆“心”
朱躍武的個人職業生涯,幾乎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而展開。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建筑物數量激增,建設速度逐年加快,如何保障房屋的安全就成為城市管理的重要課題,也成為朱躍武深入思考的問題。同時,朱躍武始終堅持“匠心、專心、初心”,以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一、匠心:聚焦檢測鑒定
朱躍武自1993年以來一直從事建筑工程質量檢測鑒定工作,受深圳市建設局、教育局、公安局、工商局、國土局、租賃辦等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委托,承接了許多大型檢測鑒定項目,為深圳地區包括學校、辦理產權、租賃房屋、旅館業建筑、危險邊坡、災后建筑、病害房屋等既有建筑的安全性評估與診治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持。他在20余年的職業生涯中完成了近千棟建筑物的檢測鑒定工作,涵蓋了新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檢測鑒定、基坑施工周邊建筑安全排查、檢測鑒定及監測、“爛尾樓”復工前檢測鑒定、結構改造前檢測鑒定及結構改造后施工質量檢測鑒定、深圳新舊“兩規”建筑檢測鑒定、校園建筑結構抗震檢測鑒定、醫療建筑結構抗震檢測鑒定、危險房屋及在建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應急檢測鑒定等。
朱躍武擁有一顆真誠匠心,秉承精益求精的態度,嚴苛把控每一個檢測鑒定細節,力求準確評估房屋本身的質量現狀及安全性。
二、專心:著力科研創新
為促進檢測鑒定行業的發展,多年來朱躍武滿懷激情與夢想,勇于進取,全力以赴,不斷著力自主創新。他的扎實付出取得了積極成效,共完成科研技術課題4項,取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3項,編寫檢測技術專著2本,在國內期刊或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5篇。
他作為負責人主持完成4項科研技術課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研項目“抗剪法”,深圳市地方課題“邊坡擋土墻、老屋信息管理系統”,公司科技基金“直拔法”,公司標準規范類“原位單剪法”4個項目,獲得“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和國內先進”等評價,“直拔法”和“抗剪法”被評為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他作為負責人承擔了行業標準《拉脫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深圳地方標準《深圳市回彈法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SJG 28-2016)的編制工作。行業標準《拉脫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的編制工作,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審查,結論是:“標準編制總體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拉脫法檢測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他作為第一發明人共申報12項專利,提升式、導力桿式原位剪切裝置和芯樣雙剪裝置以及拉脫法檢測儀、拉脫法專用鉆磨頭、芯樣單剪儀等8項專利獲公司專利獎。他承擔JYLT-2型拉脫儀的研發任務,設計制造出我國第一臺機電一體、采用微處理器控制、輕便實用的拉脫儀和系列配套產品。
他積極編寫檢測技術專著,主編《建筑工程檢測檢定-技術要點與典型案例》和《建筑結構檢測鑒定與加固手冊》。
三、初心:投身應急搶險
近年來,深圳市既有房屋安全隱患日益突出,尤其是極端天氣出現時,老舊房屋或違章建筑、邊坡擋墻等經常出現事故或險情。作為建設系統應急搶險專家之一,多年來朱躍武一直以“攜手特區政府,共建安全深圳”為初心,全力協助地方政府部門保障深圳的房屋安全工作,開展相應搶險和應急檢測鑒定工作,得到了相關政府部門的一致認可。
2018年6月6日上午11時,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順昌街88號,由深圳市東海漁港餐飲有限公司承租的平湖街道僑聯辦公樓后門雨棚,發生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54.2萬元。為查明事故原因,依法準確認定事故性質,深圳市安委辦委托公司深圳分院對雨棚坍塌事故原因進行技術層面的檢測鑒定。朱躍武帶領相關工程師,加班加點、查閱資料,進行結構還原及復核驗算等技術分析工作,出具的檢測鑒定報告成為深圳市安委辦分析事故原因及責任追究的依據之一。
2018年8月29日深夜,深圳市布吉街道鳳凰社區紫瑞花園發生山體滑坡,事故發生后,布吉街道成立紫瑞花園山體滑坡災害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朱躍武作為技術勘察小組成員,進行現場勘察,布置警戒線和防護措施,確保避免發生二次災害,時刻關注邊坡的變化情況,同時對危險邊坡、老屋村、擋土墻等開展排查整治。經過協同作戰,該處局部山體滑坡事件未導致有人員傷亡情況出現。
后續,朱躍武表示將不忘初心,繼續積極配合、高度重視,全力完成政府和人民交予的重任,為深圳市建設保駕護航。
(作者:深圳分公司 朱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