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央視新聞頻道、中國國際電視臺對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項目的建設進展情況進行了詳細報道。由中國建研院承擔全過程工程咨詢的中國館項目地下基礎工程目前已全面完工,地上鋼結構工程按計劃高效有序推進。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將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舉辦。中國館是大阪世博會用地面積最大的外國自建館之一,也是第一個開工建設的大型自建館,自今年2月2日開工以來,備受國內外各方關注。經過不到5個月緊鑼密鼓的施工作業,陸續完成了土方開挖、基礎底板等基礎工程。目前地上主體鋼結構現場安裝順利開展,計劃將于7月中旬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的里程碑進度目標。

中國建研院作為中國館項目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單位,聯合各參建方,在中國館的建設過程中充分應用了我國多項走在世界前列的建筑理念和技術,集中展示了中國建筑領域新質生產力。契合中國館“綠色發展的未來社會”主題,創造性地提出“建筑即展品”的理念,在設計建造全過程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選用國內新型低碳固碳的竹質產品、采用直接利用低溫海水做自然冷源的節能低碳的用能方案,切實踐行可持續低碳的設計理念;采用可逆化的裝配設計方式,中國館主體鋼結構構件全部在中國國內生產,所有構件均在國內完成預組裝、預搭建后,拆分成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鋼構件,以“集裝箱+散貨船”方式分批運輸至大阪世博園區內進行現場搭建;創新數字化的智慧管理模式,專項研發了中國館智慧建造管理平臺,采用跨境遠程數字可視化輔助技術進行項目管理,既有力地提升了中國館項目建設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控性,也全面地展現了中國制造的“智慧”與實力。

下一步,中國建研院將繼續在中國貿促會的統籌與領導下,協調各參建方,堅持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有序、有力、有效推進中國館項目建設進程,建出“中國速度”、展現“中國質量”、樹立“中國品牌”,為大阪世博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中國印記”。
光明網、環球網、中國網、中國改革網、中國發展網、北京日報、金融界等媒體均對建設進展情況同步進行了報道。
?
(供稿:徐亞軍、初劍鋒、黃璞??編輯: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