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準《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防火標準》交流會順利召開
5月27日,由建研防火聯合有關單位主編的工程建設行業標準《歷史文化街區與歷史建筑防火標準》編制組在北京召開內部交流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張杰,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歷史名城保護處處長胡敏、標準定額司實施指導監督處處長聶明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董事長李存東及編制組主要成員出席會議。

聶明學強調要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地優化完善推薦性標準,并加強標準間的銜接;胡敏對標準立項情況進行簡要介紹,強調要落實中央文件要求,發掘傳統措施的消防作用,加快標準的編制進程。建研防火研究員肖澤南對《歷史文化街區與歷史建筑防火標準》的研究重點和各章節主要內容進行系統性專題匯報;與會專家對標準內容予以高度評價及一致認可。
我國共有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1200余片、歷史建筑6.35萬處,形成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綜合、最完整、最系統的載體。歷史文化街區,從街區角度存在蔓延風險高、設施水平低、救援條件差、消防意識弱、消防管理難等消防問題,叢建筑角度存在用火風險高、用電風險高、耐火性能差、阻火能力差、疏散條件差、設施水平低等消防問題。在活化利用過程中,亟需推出相關的防火設計標準,以解決防火設計、審查驗收的難點和堵點,為城市更新和文化傳承保駕護航。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建筑節能與科技司于2019年已啟動相關標準的研編工作,目前標準已準備進入送審階段。
(供稿:肖澤南 編輯: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