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研院設計的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小米SU7發布會
3月28日,小米汽車正式發布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項目為中國建研院首個自主原創的大型國際展覽中心項目,中國建研院承擔了該項目的全過程設計總包工作,工作內容涉及室內拆除、加固、裝修改造、鋼結構、機電安裝、玻璃幕墻、園林景觀、標識系統等多項專業設計。

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世界機器人大會永久會址)項目位于北京市大興區榮昌東街6號。作為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傳統產業轉型示范、城市更新的重要節點,于2016年10月竣工,這個21世紀初建設的北人印刷車間廠房以世界機器人大會為契機,正式轉型為可以容納20萬人同時使用的集產、研、展一體的國際會議及會展中心。設計團隊整合了建筑設計全產業鏈的資源,實現了智能建筑的設計,搭建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為基礎的能耗監控平臺,并從城市建設和長期運營角度提供了多項服務。
創新的生態規劃改造——實現“城市更新”的目標
通過新建“生態廊道”和中央大廳將會議中心及南北展廳“焊接”起來,實現以傳統工業生產的邏輯關系為核心的傳統工業廠區規劃向以眾創研發、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創新生態規劃轉變,推動北人工業廠房向世界機器人大會永久會址的完美轉型。

構筑展、創、論、研一體的新時代會展中心
從三個相對獨立的僅供幾十人使用的傳統制造業廠房轉變為幾十萬人同時使用的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除了解決功能分區、動線組織的難題,還提出產業帶人流的理念。在展覽中心三四層布置了眾創研發孵化,通過垂直交通,瞬間切換展、研、創空間。

新舊結構處理——結構成就建筑之美
盡量保留原結構,獨立加建新結構,突出新老結構對比。北展廳原為混凝土結構,加建部分采用鋼結構;南展廳原為鋼結構,加建序廳為混凝土結構,保留鋼結構與新建混凝土井字梁巧妙穿插,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打造北人新銘牌,打造亦莊新地標
建筑造型以傳統中國美學為基礎,運用玻璃幕墻及鋁板等現代材料,保留工業建筑“基因”。按節能要求,南立面設置豎向遮陽百葉,形成整齊連續的韻律感。玻璃幕墻壓框、梭柱端部、鋁板接縫均有統一1毫米寬T型構件的細節,用小的細節控制300米超長立面,形成了特有的美感和韻律。小的細節控制大的尺度,在300米長的建筑立面中,通過重復使用1毫米的細節部,形成了特有的韻律。
作為亦創智能機器人創新園的重要功能平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填補了北京南部的展覽、展示空白,成為北京南部較大型的專業性、綜合性展覽、展示及會議場地,配備各種先進的硬件設施、設備,會議、展覽、展示及商務配套面積近9萬平米,成為京南獨具特色的高端產業國際展示、交流中心。
(供稿:柏潔、黃璞 編輯:王恬)